布斯克茨/国足比赛直播频道在线观看/cba常规赛56场怎么打/新泻 - 皇马vs曼城欧冠半决赛

德國工業制造一枝獨秀的秘密是什么?


發布日期:2016/7/9 12:09:45

    是英國,曾給“德國制造”貼上“價廉質次”的偽劣品標簽;是法國,比德國先行完成工業革命;而今歷經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依靠強悍制造業屹立不倒的卻是德國。
 
    綜觀整個歐洲大陸,德國制造業一枝獨秀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堅持者后來居上
 
    據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封興良介紹,農業起家的德國,直到1871年統一后才真正完成工業革命。但當時的國際市場早被英國和法國瓜分完畢,這兩個國家早在18世紀30年代、19世紀初就先于德國完成工業革命,夾縫求生的“德國制造”不得不“不擇手段”:抄襲、仿造、以低價沖擊市場。這直接導致在1876年的費城交流會上,德國產品成為廉價、低質的象征。1887年8月23日,英國更出臺了《商標法案》,規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的產品都要注明“德國制造”,用以將劣質的德國貨與優質的英國產品區分開來,而這也成為“德國制造”發展史上最恥辱的一筆。
 
    知恥而后勇。自此,8月23日成了“德國制造”真正的誕生日。國際化公共媒體“德國之聲”稱:“從那個日子起,德國人爭氣地讓自己銷售到世界各國的產品比當地貨的口碑還要好。”
 
    果然,100多年來,帶著嚴謹、認真血統的日耳曼民族在制造工藝上精益求精,將制造業打造成支撐德國經濟穩健發展的定海神針,即便面對歐債危機,依然能支撐德國經濟穩定增長。反觀歐洲他國,在“德國制造”崛起的歲月中,卻逐漸摒棄辛勞的制造業,轉向來錢更容易的其他產業。
 
    結果,正如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所言,和英國、西班牙相比,制造業“踏實”立國的德國不僅經濟增長仍然強勁,而且其失業率甚至不到英國、西班牙等國的一半,這讓債務危機纏身的歐洲各國不得不惟默克爾領導的德國政府馬首是瞻。
 
    靠創新成就德國
 
    除了對制造業的堅持外,“德國制造”長盛不衰還在于“創新”等一系列保障體制。
 
    首先是科技創新體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部副主任姚鈴表示,“德國制造”的強大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領先的產品技術含量。歷屆德國政府十分重視制造業的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常常是企業承擔2/3的科研經費,剩下的1/3由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買單,堅信“創新立業”的德國人從不吝惜對研發的投入。
 
    其次是標準化和質量認證體系。封興良介紹,“德國制造”有著完善、統一的行業標準,囊括了安全技術、環境保護、運輸、消防、家政等所有的領域,每年都會有上千條行業標準發布,其中約90%被歐洲及世界各國采用,保證了“德國制造”的上乘質量。
 
    第三就是雙軌制的職業教育體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部助理研究員李超表示,“德國制造”的成功離不開富有活力和高水準的技術工人。區別于中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維,只有30%左右的德國人會選擇上大學,約70%的青少年在中學畢業后會接受雙軌制職業教育,每周有3-4天在企業中接受實踐教育,1-2天在職業學校進行專業理論學習。為了鼓勵本土人員走上職業化道路,德國技術工人的平均工資遠高于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與白領階層相差無幾。也正是這些技術嫻熟的工人把研發出來的藍圖變成產品,投放市場,才幫助德國企業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始終保持強大競爭力。

在線客服
熱線電話

掃一掃添加微信